索引号: | 11220523605342185B/2025-0209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国家税务总局辉南县税务局 | 组配分类: | 年度法治报告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5-09-04 |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部署,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通化市税务局工作要求,国家税务总局辉南县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锚定“法治税务”建设目标,严格落实税收法律法规,统筹推进依法治税与服务发展,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夯实法治建设思想根基
紧扣市税务局“政治机关建设提质年”要求,构建“3+5+7”工作体系(3项核心目标、5类重点任务、7项保障措施),量化形成28项具体任务清单,推动党建与法治税务建设深度融合。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党委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6次,将警示教育、税法解读纳入党委会议“固定议题”。落实“三必知、四必管、五必报、六必谈”机制,建立“领导领学+支部研学+骨干导学”三级学习体系,组织法治专题培训12场、知识测试8次,覆盖干部职工200余人次,切实把法治理念贯穿税收工作全过程。
(二)健全机构职能体系,提升税收治理服务效能
1.精准抓好组织收入工作: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应减尽减”原则,以《税收征收管理法》为遵循,聚焦辉南农产品加工、医药中间体、特色种植等重点产业,建立“重点税源动态监控+中小税源分类管理”机制,确保组织收入合规有序。
2.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针对全县23个重点项目实行“项目管家”制度,由局领导带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定制“政策礼包+流程指引”,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累计提供个性化服务58次,开展“税企面对面”座谈6场,收集并解决诉求40余条。
3.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聚焦退役士兵、重点群体、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农业农村局开展政策“六进”活动,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册。打造“长宏法治课堂”普法品牌,发布“行政处罚政策”“六税两费减半政策”等短视频6期,播放量超1万余次。
(三)完善决策制度体系,提升决策规范化水平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明确重大执法事项、政策落实、预算安排等决策事项的流程和标准。全年召开依法行政专题会议4次,集体研究年度普法规划、执法督察计划等重大事项。严格执行“会前学法”制度,每次党委会议、局务会议前安排15分钟法治学习,重点解读《行政处罚法》《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累计学习32部法律法规。
(四)规范行政执法体系,推进执法公正文明
1.全面落实“三项制度”:升级行政执法公示平台,实时更新执法主体、执法流程、处罚结果等信息;细化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明确32类需审核事项,全年审核重大执法案件6件;建立音像资料“专人保管、全程可溯”制度,累计存储执法记录1200余小时。
2.优化执法方式:严格执行《东北区域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落实“首违不罚”清单,对纳税人逾期申报、资料报送不全等10类轻微违法行为,符合整改条件的不予处罚。推行“说理式执法”,在执法前释明政策依据、执法中说明事实理由、处罚后答疑解惑,累计开展说理式执法78次,纳税人认同度达100%。
3.化解税费争议:成立“线上+线下”税费争议联合调解中心,线上依托征纳互动平台接收诉求,线下在办税服务厅设立专门窗口,全年调解税费争议31起,调解成功率96.8%。
(五)健全矛盾化解体系,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在办税服务厅、官方网站公开复议申请流程、受理部门等信息,明确复议申请“一次性告知”要求。2024年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充分发挥1名公职律师作用,参与重大执法案件审核、税费争议调解、政策解读等工作。建立“一案一析”制度,对典型争议案例进行复盘总结,形成《税费争议化解指引》,指导基层规范处置。
二、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尽管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短板弱项:1.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基层执法人员对新兴产业(如农村电商、生物制药)的税收政策掌握不深,案头分析、风险研判能力有待提升,全年因政策理解偏差导致的咨询投诉占比达15%。
2. 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充分: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在农产品进项抵扣核查、企业注册信息比对等方面存在数据壁垒,影响执法效率。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法治思想根基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核心内容,开展“法治先锋”评选活动。建立“党建+法治”联建机制,与企业、乡村党支部联合开展税法宣传、争议调解等活动,推动党业融合走深走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会前学法”制度,全年计划开展法治专题培训15场、案例研讨8次,提升干部法治素养。
(二)优化服务监管,提升营商环境质效
1.深化“非接触式”办税:以征纳互动平台、电子税务局为载体,推动“问办分离”向“问办协同”升级,实现95%以上涉税事项“全程网办”。
2.精准落实税费政策:聚焦乡村振兴、新兴产业等领域,制定“一产业一政策指引”,开展“滴灌式”宣传培训。优化“税企联建工作站”服务,为重点项目提供“从立项到投产”全周期服务,确保减税降费红利直达快享。
3.完善部门协作机制:主动对接县大数据中心,推动建立“税务+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打通市场监管注册信息、农业农村种植数据、自然资源权属信息等数据壁垒,实现涉税信息实时共享。
(三)强化监督问责,防范执法风险
深化内控监督平台应用,聚焦发票管理、税款征收等重点领域开展风险专项排查,建立“风险预警—整改落实—回头看”闭环机制。联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开展联合监督检查,重点整治执法不规范、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推进政务公开常态化,主动公开执法流程、处罚结果等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切实提升税收执法公信力。
国家税务总局辉南县税务局将以2025年工作为新起点,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税收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为辉南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税务保障。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