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玉米芯这些农业废弃物可以再次开发利用,能种蘑菇、蔬菜,还能做饲料。”在延边火星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棚里,负责人徐方平正展示着生态农业“变废为宝”的过程。“新农人,要懂农业、懂科技,也要懂财税知识,走好合规经营之路。”徐方平在收到税务部门定制辅导课后说道。
延边火星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龙井市老头沟镇,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生态农业企业。企业以玉米秸秆、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为基础,创新构建“有机质无土蔬菜栽培—食用菌栽培—菌糠饲料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年产700余吨食用菌鲜品,带动村域经济增收200余万元,3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成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从如何培育更抗病高产的菌种、探索节能高效的栽培技术,到研发深加工产品,每一步研发都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持续增长,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理解不够清晰,担心因把握不准而出现问题。”徐方平说道。
了解到企业这一具体需求后,国家税务总局龙井市税务局组织税务干部开展入户辅导,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对照政策条款进行细致辅导,详细讲解研发活动界定标准、优惠政策享受条件等关键内容,解答了企业对于菌种改良实验、栽培工艺优化等研发活动认定标准上的疑虑。同时,税务部门建立新农人成长档案,为新农人精准画像,结合企业现有经营模式及下一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的发展规划,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和税务辅导,帮助企业进一步规范财税管理,夯实合规基础。
“税务部门的辅导帮我们守住了合规经营的底线,让我们能安心地投入生产,也坚定了扎根乡村、带动乡亲致富的信心。”徐方平表示,接下来企业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让科技真正扎根农村。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