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经营、依法纳税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企业稳步前行的基本要求。为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强化依法纳税意识,企业立足经营实际,建立税务合规管理制度,既有效防范涉税风险,又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
合规经营助力企业实现飞跃式发展
国家级“绿色工厂”、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磷化工行业十强”的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传统磷化工向绿色高端转型的标杆,年可开采300万吨磷矿石、精深加工100万吨磷酸盐产品,涵盖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消防磷酸一铵、高浓度商品磷酸等核心产品。相关负责人感慨:“唯有合规经营才能让企业行稳致远。”
川恒公司坚持通过“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机制,将合规意识根植于全体员工心中。公司单独设立税务部,与财务部门既分工明确又协同合作,制定《税务管理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等制度,将税务合规责任细化到部门、岗位,并在合同签订、费用报销等关键节点嵌入税务审核模块,确保“业务发生即合规校验”。同时,建立“税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进销项匹配度、税负率波动等关键指标“合规管理”为企业股份制改造保驾护航“合规管理”为企业股份制改造保驾护航“合规管理”为企业股份制改造保驾护航进行实时分析,2024年通过预警系统发现并纠正申报偏差12次。
“从‘跟跑’到‘领跑’,公司在发展路上高歌猛进的秘诀在于,生产、销售两方面都牢牢紧扣合法合规经营。”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艳君说,公司成立了合规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制定覆盖研发、生产、质检的全流程合规体系。通过定期员工培训、外部审计及税务部门指导,企业将合规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连续多年保持纳税信用A级评级。“合规经营让我们走得稳,诚信纳税让我们走得宽。”
而在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规基因”从创业之初便已融入血脉。“我们主动对接税务部门,通过规范账务处理、严格发票管理,规避潜在涉税风险。”董事长张诚表示,主动合规让公司应享尽享税惠红利,2024年依托高新技术资质累计减免所得税超500万元,这笔钱反哺了研发投入,形成了“合规—增效—反哺”的良性循环,不仅帮助公司降低经营成本,更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在合规意识的引领下,我们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系统化、标准化的高效运营,产品销量逐年翻番。”佳里佳公司董事长张诚自豪地介绍,2024年公司年加工鲜薯13万吨,生产酸辣粉、粉丝等产品0.9万吨,产品覆盖全国并出口欧美,日销超5万单,销售额突破5亿元,不仅公司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更带动所在的周寨村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联动管理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
走进广东高登铝业有限公司的工业型材展厅,由轻量化铝型材组装而成的新能源汽车框架格外引人注目。这家扎根四会39年的铝业公司已逐步向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光伏等高端领域拓展,并在2024年启动数字化转型。
“我们对照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简化生产工艺、优化非增值环节、调整产品结构,并按照生产工艺和物流方向重新规划车间布局,有效减少搬运时间和成本。同时,建立生产现场可视化管理系统,通过电子看板实时展示生产进度、质量状况、设备运行状态等关键信息,让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现场动态并快速决策,不断优化流程和管理模式。”公司财务经理高丽华介绍。
自2024年启动数字化转型以来,高登铝业通过实时采集生产数据优化生产参数,生产管理效率提高超50%,产品交付周期大幅缩短,订单响应速度加快,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我们每一次对生产流程进行调整后,都会及时优化财务管理系统,将税务合规深度嵌入生产经营全流程,避免财务管理与业务发展脱节。”高丽华介绍,企业成立了专业的税务团队,打造覆盖原材料采购、研发投入、营销售后等多个环节的“业务—财务—税务”联动管理体系,定期制定业务与财务计划,并通过执行监控系统实时跟踪、及时调整,确保资源实现有效配置、财务管理目标如期达成。得益于严格的计划与管理,企业财务、税务制度日趋完善,已连续8年获评A级纳税人。
“良好的纳税信用让我们赢得了客户和市场的信任,形成了良性循环。今年以来,公司汽车工业型材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300%,发展势头向好。”高丽华表示。
“公司自查+税务辅导”帮助企业保持10连A
“我们的‘招牌’不仅有水工科技,还有纳税信用,连续10年都是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安徽省六安恒源机械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叶文静说。
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一个个清污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被精密组装。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生产的水工机械等产品,占据国内近20%的市场份额,被运用到长江和黄河治理以及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在恒源机械财务部,公司税务专岗人员坐在电脑前,拿着公司账本核对电子税务局中增值税申报表的免税销售额数据,这样的账表比对已成为企业内部财税规范的常规操作。
“3年前税务部门就帮助我们建立了涉税风险排查机制。”叶文静翻开记录本介绍,在2022年公司投资1亿元的智能化改造项目中,税务专家介入帮助排查风险,指导将设备采购中的“混合销售”业务准确拆分为货物销售与技术服务……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管理曾是恒源机械的工作难点。“过去采用人工归集方式,常出现工时记录不精准、辅助账目不规范等问题。”叶文静说,针对恒源机械企业研发费用管理不规范、政策享受不充分等问题,税务干部上门帮助企业量身定制研发费用归集方案,从设计试验费用、设备折旧、材料费用到人员薪资和工时,都指导财务人员进行细化建档,构建完善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
对于辖区内像恒源机械这样的重点企业,六安市裕安区税务局组建了专业的税务“体检师”团队,常态化帮助其开展涉税“体检”,排查风险、助力合规。团队采取“驻点服务+精准诊断”模式,通过定期专项辅导,帮助企业规范复杂事项的税务处理。
“‘公司自查+税务辅导’的双重保障是我们纳税信用考核的‘常A秘诀’,我们连续多年被授予安徽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企业负责人陈荣娜还展示了公司的信用资产,前些年恒源机械凭借纳税信用“白名单”身份,获得1000万元“信用贷”,利率较市场低1.2个百分点。“A级纳税信用让我们在招投标、资金借贷、出口认证等各项业务中获得加分。”陈荣娜说。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