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220200MB18948439/2024-0049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国家税务总局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税务局 | 组配分类: | 年度法治报告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4-03-29 |
2023年,国家税务总局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税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在吉林市税务局和食品区管委会领导下,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全面推进依法治税,为税收中心工作和改革大局提供法治保障。现将2023年法治税务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区局党委深刻学习领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的重要意义,扛牢政治责任,自觉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将学习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细化安排,确保实效。通过党委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深刻意义。2023年组织召开党委会40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不断规范和改进区局党委工作,把党的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到全局各项税收工作之中。区局党委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与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组织税费收入、优化营商环境等当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自觉和实践能力,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区局党委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结合,形成多方位、立体化宣传格局,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引导党员干部更好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依法全面履行税收工作职能
区局负责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管委会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征收管理。2023年,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夯实会统核算,做实税收预计,压实经济分析,全年组织全口径税收收入3127万元,社会保险费收入4603万元,非税收入239万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财力保障。加强法治工作建设,推进依法全面履行税收工作落实。积极推进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积极开展增值税发票风险管理。严格执行出口退税工作时限及流程。圆满完成所得税汇算清缴和数据分析工作。开展“财行十一税”分析调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办理各类减免退税4495万元,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提高税收制度建设质量
严格落实《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牢牢把握合法性审查、征求意见、备案备查、定期清理工作程序,提升税收制度建设质量,全力构建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工作体系。落实日常清理和集中清理机制,开展税收规范性文件清理。对上级公布的已经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通过大厅公告板和电子屏等形式对外公布,规避制度性执法风险,为提升依法治税水平奠定基础。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持续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区局党委严格按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办事,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从提出议题、集体论证、决策结论、决策落实、过程监督,以“月备案书”形式详细记录决策全过程,便于开展事中和事后监督。坚持和完善全面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全年召开了4次工作会议,审议了区局权责清单,对上级下发的执法风险提示,充分梳理学习并研究防控措施,解决基层税收执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做好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确定审核标准,严格执行法制审核。
五、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全面落实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事项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严格执行执法信息公示规定,规范执法信息公示平台。配备税收执法记录仪,建立税务约谈室,确保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成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委员会,对符合标准的处罚决定和征收决定,纳入法制审核范围,集体讨论决定,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对税款征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重大案件审理等重大执法决定事项进行法制审核。大力推行权责清单制度,以清单形式通过“执法公示平台”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贯彻落实《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则》,以《东北区域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为准则,严格按照裁量基准处罚,不得超越职权或者擅自作出处罚决定。认真落实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对于符合“首违不罚”条件的纳税人,主动作为,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
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完善《国家税务总局吉林(中国-新加坡)食品区税务局落实重大信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施规范》,健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体系建设,加强对处置事件的领导,人人明确职责,依法做好重大群体事件的预防处置。对发生重大突发事项要在第一事件如实向党委报告,不得瞒报、谎报、迟报。坚持干部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带班领导及值班干部在值班期间不得离岗和脱岗,并保持通信畅通。建立重大事项报告联络员制度,确保重大事项及时上报、上级税务机关的要求和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完善权力救济和纠纷化解机制
完善对税务机关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报登记制度,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投诉电话,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依法及时调查处理违法行政行为。重视运用和规范网络监督,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处置机制,推动网络监督规范化、法治化。扎实推进税收营商环境建设,制定行动方案,出台保障机制,建立了税收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体系,保障各项改革举措的有效实施。畅通局长信箱和12366热线电话监督渠道,落实《吉林市税务局涉税舆情管理办法》,依法规范网络舆情监督,第一时间对广大民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等相关法律,提升领导及税务干部的法治素养。
八、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建立健全税务内部控制工作领导体系,依托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统一工作平台、税务系统内部控制监督平台,加强日常监控,对税务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进行监督规范,每半年召开一次内控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发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能,审定内部控制工作计划、风险目录,研究部署内控重大事项和管理措施,建立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开展宪法宣传周、税收宣传月活动。围绕发展大局开展税法宣传辅导,在办税服务大厅设置咨询台,播放宣传片,结合税法宣传主题,向公众提供有关税收政策、办税流程等各类资料及宣传单,利用大屏幕、QQ群、微信号等多种形式进行税法宣传,增强纳税人缴费人的税收法治观念。
九、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推进智慧税务创新落实
全面推进信息化办税进程,探索建立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办税服务厅兜底、税企互联互通的智慧办税模式,打造双一流、智慧型办税服务厅,实现常规业务网络化、无纸化、智能化办理,让纳税人尽享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的便利。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开通第三方支付缴税(费)功能,引导没有签订三方协议的纳税人缴费人使用微信等APP扫码缴税。推出发票免费寄递业务。推进“五个一”服务创新。落实14类200项“最多跑一次”清单事项的“一窗通办”。落实7大类、348小项“同城通办”业务。通过电子税务局实现185项办税事项“全程网上办”。
十、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依法行政领导体制机制
2023年是“八五”普法工作的第三年。区局党委积极谋划,明确目标任务,健全体制机制,为普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区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普法责任制,着力建立普法依法治理一体化格局,持续深入开展法治税务建设,建立全员参与的宣传队伍,不断拓展税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氛围。区局不断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在党委领导下统一开展依法治税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全面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研究部署依法治税工作规划,统筹推进法治税务建设重点任务。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