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溢集团(吉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9800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迅速到账,让企业负责人关宝树松了一口气:“感谢税务部门加速审批流程,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难题。”
中溢集团(吉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初创期投入规模较大,积累了9800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前不久,由于企业的主要原材料稀有金属、石墨烯采购价格发生变动,导致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上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需要这笔退税解“燃眉之急”。
由于企业筹建周期和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在评价年度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纳税信用等级为M级,并不符合退税的条件。当地税务部门了解企业这一情况后,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随后,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原材料购进、开票情况,并派税务干部实地调研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确定企业有潜力在今年4月末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中被评为B级,进而符合优惠政策享受条件。
为保证该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款快速到账,税务部门工作人员提前进行资料预审,并在企业提交退税申请后,第一时间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筹措调度资金,在企业提交退税申请的第二天就将退税资金退到了企业账户。
该企业的经历,是广大企业在吉林省发展过程中享受到有关部门助力解决资金难题的一个缩影。
新冠疫情让一些企业伤及元气。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企业要恢复活力,离不开相应资金投入。现实中,民营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面临抵押不足、融资渠道不宽、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落实好国家税费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就成为有关部门助企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吉林省前不久召开的“助力民企发展 促进吉林振兴‘商税银企’联动合作暨春风行动启动大会”上,吉林省工商联、省税务局与省农联社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向220家企业授信17亿元。
“吉林省‘商税银’部门在畅通融资信息上应该下更大功夫,摸清企业融资需求情况,搭建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打通企业融资供需信息壁垒,实现金融服务供给与企业信贷需求的精准对接,增强金融服务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吉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喆表示。
吉林省农联社业务管理部副总经理梁修峰在推介“商税银企”合作专属金融产品时介绍,吉林农信作为服务“三农”“小微”体系的重要地方金融机构,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商税快贷”“商税易贷”“商税专利贷”“税e贷”等特色产品,可有效解决企业担保能力不足、抵质押物不优的融资难题。
长春奢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了5000万元授信资金。该公司总经理李成鹏表示,疫情期间,公司及时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获得农商银行给予的贷款支持,在最困难时刻渡过了难关。近期获得的5000万元授信,将用于公司持续扩大经营范围,推进有机农产品培植与加工,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创新。
为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享受到税费政策利好,吉林省税务局提出探索“1+5+N”工作机制,“1”即坚持党建引领,“5”即“快退、狠打、严查、外督、长宣”五措并举,“N”即各项重大税费政策落实工作。目前,该工作机制已经应用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土地增值税管理、出口退税管理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四个领域中。截至4月末,吉林省企业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累计退税达28.74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激励了企业扩大再生产信心。
“税务部门将与工商联部门、金融部门一道,深入推进‘税银互动’平台建设,推进税务与金融监管部门数据直联,改进数据交换内容和方式,更快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时间长等问题,为广大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吉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张鹏飞表示。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