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税种全方位绿色税收政策陆续出台、不断完善,在引导企业治污减排、节能降耗、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长期以来,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税务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落实国家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项税费政策,推动构建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新格局,以“绿色税收”助力辖区高污染、高耗能大企业转型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在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加速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应用创新技术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同步推进,近些年在低品位原生矿产资源的开发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谈及企业的发展历程,珲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林先生说道。
珲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为区内千户集团企业,主营业务为金、铜、银及其它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开采和销售,是吉林省内最大的金铜矿开采企业之一。近年来,随着矿产开采的不断深入,该企业露天采矿品位逐年下降,据统计,与2018年相比,选矿金品位下降28.57%,选矿铜品位下降27.18%,矿产开采难度日益加大。且企业在证照办理等方面受到制约,其北山西矿自到期后无法办理延续,在其影响下,企业金产量下滑约35%,营业收入出现下降趋势。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秉持‘绿色、安全、智能、和谐、高效’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在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国家也确实在政策方面给予了我们回馈。”林先生表示。据了解,该企业所辖北山矿、北山西矿均属于低品位矿山,满足资源税减免条件。其采用技术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项目,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低税率优惠政策。同时该企业计提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准备金符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条件,按照有关规定准予扣除。多重“税惠”叠加,为企业扭转产量、收入双下降的经营趋势,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动力。“近三年间,企业累计享受到资源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减免3.68亿余元,减免的税款有效充裕了企业的现金流,为我们缓解运营压力、抵御减收风险提供了支持与保障。”林先生说道。
不仅如此,绿色税收政策带来的低成本运营环境,也为企业稳定应用低品位、难处理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及大规模工程化开发技术提供了资金保证,使企业对低品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不断增强,其所辖曙光金铜矿经3次改扩建后,生产规模由原来的850吨/日迅速提高到现在的25000吨/日,可处理矿石品位从当量金≥0.95克/吨下调至当量金≥0.33克/吨。“随着企业的资源综合回收率和利用率不断提升,大量低品位矿石资源‘变废为宝’,矿山服务年限大大延长,‘绿水青山’真真切切地变成了‘金山银山’。”林先生感慨道。
珲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既是“两山”理念的鲜活体现,也是“绿色税收”助力“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长期以来,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务部门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全面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税费政策,切实发挥绿色税制对传统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企业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从税收领域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绿色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和践行‘两山’理念,落实落细各项绿色税收政策,着力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齐抓共管,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税务力量。”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