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伊通税务局用“志愿红”点亮“文明灯”
发布时间 : 2021-06-09 10:21 来源 : 新华网
来源 : 吉林省税务局新华网
字号 : [] [] []

4ab8ce04e98147cf9f3cbd68e008d12f.png

 

在建党百年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四平市开展“结对共建,助推振兴”主题活动的号召,国家税务总局伊通县税务局志愿者服务队“同心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点亮乡村文明的星星之火。税务蓝汇聚成一抹“志愿红”,绘就伊水满乡一抹文明底色。

同心暖阳 做孤寡老人的陪伴者

破旧断裂的土围墙,生锈的院门,杂乱的院子,是独居老人王志刚的家。但随着志愿者们的到来,犬吠鹅叫嘹亮的多重奏显得小院子有活力极了。

了解到老人家心智不全,志愿者们拎着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时小心地跨过门槛,与拜访的老人聊天时了解到儿女都在外地打工,养的狗是侄子送过来陪伴他的。“院子里吵一吵,热闹嘛。要不然我一个人干什么。”

院子里好多农活王志刚老人无法完成,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院子里的木制狗舍、铁丝网划出的鹅圈都被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厨房里弥漫着饭香……在北岗子村独自生活的老人有不少,志愿者们用热情的问候,悉心地照看,温暖了一位位孤寡老人、残障老人的内心。

同心助学 做“小候鸟”的护航者

春风轻送暖,草木始萌发。北岗子村有这样一群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春去冬回,好似候鸟一般,只有过年才能陪在孩子身边。伊通税务局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了解到,这些平时缺少父母疼爱的“小候鸟”大多在镇中心小学上学,小小的他们深知父母赚钱的辛苦,很是节俭,于是对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进行助学帮扶。

“想和父母在一起”当志愿者哥哥问他们以后想做什么的时候高思琪轻声回答,乖巧听话的模样让所有关心她的人心生怜爱。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书包、水彩笔、铅笔、蜡笔、转笔刀等常用文具,温柔询问孩子们学业上的难题,陪伴孩子们玩耍排解父母不在身边的寂寞,希望这些“小候鸟”在今后可以不惧风雨、展翅飞翔、茁壮成长。

同心富民 做摆脱贫困的接引者

志愿服务队多次下乡调研北岗子村农业发展情况,发现村中青壮少老人多、劳动力差、农忙干活农闲顾家的种地生活习惯不好改变,使得很多富民“金点子”不好开展,每到这时志愿者们就会感叹要是地里的玉米是金玉米就好了。可什么玉米才是金玉米呢?街边的叫卖声给了志愿者们好主意,那就是既符合季节生产,又能满足村中老人生产需求的黏玉米。

“种黏玉米,煮熟的平均每穗能卖2-5元钱呢。可最愁的是销路,要是刚下来时卖不掉,剩下的价钱没比大地玉米高几分,亩产还少呢。”用销路通往致富路,志愿者服务队为拓宽渠道,采取单位采购、联系县内其他单位采购、网上销售等手段,同时还帮助村民上网采购玉米良种,增加粮食产量。

同心易俗 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

伊通税务局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乡村新风尚”活动,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淳朴乡风。志愿服务者中骨干力量充分发扬党员率先垂范作用,带领志愿队中的青年干部争当流动“文明宣传员”,引导群众转变红白事大操大办、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落后思想观念,勇当不良风气“监督员”,推动群众树立喜丧简办、重亲情轻物质的新风正气。

“我们家就俩丫头,没别的孩子,哎。”当听到村民这样的话,志愿者会潜移默化地扶正村民们思想。“大爷大妈享福了,将来能有两个孙女照顾吃穿呢。”

志愿服务队与村民们一道在村中悬挂破除陋习崇尚新风的宣传条幅,弘扬村中文明人家的真人真事,引领其他村民转变思想、破旧立新、竞相学习。用自身行动点燃文明风尚的火炬,炙烤弥漫的不正之风,驱散破旧陋俗的黑暗,照亮乡风民风的发展之路。

文明家庭传承文明家风,道德建设筑牢文明基石。伊通税务局志愿服务队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将文明新风尚的种子种进了北岗子村村民们的心里,这一抹“志愿红”成为点亮传承关爱、传播真情、传递文明的一盏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文章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