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220200MB15075407/2021-0066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国家税务总局吉林市税务局 | 组配分类: | 年度法治报告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1-03-30 |
2020年,国家税务总局吉林市税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省局和吉林市委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税,为税收中心工作和改革大局提供法治保障。现将2020年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持续增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作用
吉林市局党委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发挥党委对法治税务建设的集中领导和统筹推进作用。把减税降费、组织收入、营商环境建设等工作列入党建重点任务清单,着力推动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与税收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
二、依法全面履行税收工作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依法组织税费收入。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面对组织税费收入的压力和挑战,坚持依法依规做好组织收入工作,全年累计组织一般预算全口径收入2313976万元,社保基金610688万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财力保障。
2.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国家税务总局吉林市税务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专班,召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专题会议,统筹做好政策宣传、政策落实、跟踪反馈、督导检查工作。提高出口退税办理效率,缩短办理时间,《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了我局提高退税效率的做法和成效。强化政策宣传辅导,在市局门户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发布政策解读等权威信息,开展网上培训讲座,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社保费降率调基辅导培训,印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5月1日起实施”海报挂图发送给各机关事业单位拓展政策宣传。强化政策情况反馈,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综合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
三、提高税收制度建设质量,筑牢税收法治基础
1.严格落实制度建设的程序性规定。牢牢把握合法性审查、征求意见、备案备查、定期清理工作程序,提升税收制度建设质量,全力构建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工作体系。
2.开展税收规范性文件清理。落实日常清理和集中清理机制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照清理程序及时公布全文废止的税务规范性文件,规避制度性执法风险,为提升依法治税水平奠定了基础。
四、不断健全依法行政机制,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实行“三重一大”决策月备案管理,详细记录提出议题、集体论证、决策结论、决策落实过程,对决策事项全程监督。坚持和完善全面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全年召开了4次工作会议。做好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各级税务机关逐级成立办公室,确定审核标准。
五、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改善税收营商环境
1.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通过执法公示平台及时发布税收执法信息,制作音像记录配套制度,完善工作流程,配备执法记录仪。明确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数额标准,要求应审必审。
2.大力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在总局范本基础上,组织全市税务机关、派出机构、税务所对本级权责清单进行全面梳理,审核确认,厘清各级税务机关的行政权力以及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以清单形式通过“执法公示平台”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开展依法行政重点工作评查活动。出台工作方案,对税务登记、申报管理、行政处罚、重案审理、复议诉讼、税务稽查等方面内容进行全面自查和评查,及时发现和堵塞执法漏洞,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4.进一步规范税务行政处罚。组织税务行政处罚培训,积极落实“受疫情影响逾期申报纳税人免予行政处罚政策”,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列举执法风险,提出工作标准,促进税务行政处罚不断规范,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5.提升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效率。实施重点案件提前介入、疑难问题归集反馈、争议问题例会研究、法律顾问把关的长效机制。
6.规范开展税务稽查工作。完善管查互动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充分发挥税务稽查利剑作用,有力维护全市税收经济秩序。
7.扎实推进税收营商环境建设。建立了税收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体系,保障各项改革举措的有效实施。我局以中省直部门年度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吉林市营商环境建设标兵单位”荣誉称号。
8.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开通第三方支付缴税(费)功能,引导没有签订三方协议的纳税人使用微信等APP扫码缴税。推出发票寄递业务。
9.推进“五个一”服务创新。推进“一次”办税,落实办税事项的“最多跑一次”清单。推进“一门”办税,实现政务中心税务服务事项100%进驻和100%授权到位的目标。推进“一窗”办税,实现了 “最多跑一次”事项的“一窗通办”。推进“一城通办”,全市所有办税服务厅都可办理 “同城通办”业务。推进“一网”办税,通过电子税务局可实现办税事项“全程网上办”。
六、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尊重和保障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
1.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内控工作领导体系,每半年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发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能,审定内部控制工作计划、风险目录,研究部署内控重大事项和管理措施,建立内部风险防控机制。
2.建立风险提示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查找、梳理执法工作风险点并提出防范措施,以《督审风险提示》的形式,向基层单位发布。
3.持续开展税收执法督查。开展疫情防控税费优惠政策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落实情况自查和“回头看”工作,以自查和市局实地督导相结合抓问题整改,促进政策落实,对转变基层工作理念,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4.依规依纪履行监督职能。通过监督检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办公用房使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5.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做好政协人大提案答复工作,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税收工作的意见建议。畅通局长信箱和12366热线电话监督渠道,第一时间对广大民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
6.着力保护征纳双方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公益诉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为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增强全民税收法治观念
1.发挥市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要内容,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坚持全面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前学法,组织学习了《疫情防控,法制同行》、《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司法预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内容。开展专题讲座,解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想、法治意识和依法从政能力。
2.增强税务人员法治意识。把宪法、各项法律作为必修课,以开展专题讲座、专项培训、考试等多种形式强化学习效果。组织全局干部通过“学习强国”“中国税务网络大学”,以及税务公众号等各类平台学习。建立税收业务题库,定期组织全体干部进行学习测试,推动“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常态化开展。
3.深入推动法律政策宣传。积极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税收宣传月活动。围绕发展大局开展税法宣传辅导,将疫情期间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微信朋友圈公益广告,发送给全市小微企业法人代表、财务人员和办税人员。加强线上吉林市税务局纳税人学堂辅导功能,制作网上纳税人学堂讲座,通过吉林市税务局微信公众号向广大纳税推送。充分发挥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报纸及新媒体辐射面广、信息传递速度快的特点,及时更新发布关于减税降费、疫情防控税费优惠政策及政策解读类信息。印制发放《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册》,由公职律师围绕疫情期间突出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案例解析,拓展“以案释法”宣传教育载体,发挥典型案例普法示范作用,丰富和发展了法治宣传教育内涵。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