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100000013544955P/2021-0344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 | 组配分类: | 税务新闻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1-12-27 |
吉林省农业产业基础雄厚,物产资源丰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改革大潮中一路走来,吉林也经历了“成长的烦恼”,想要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困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对于这片黑土,尤为重要。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从构建市场主体活跃度指数数据分析模型,客观精准反映不同市场主体活跃度,到“税企直连”实现精细服务与防范风险的双赢,再到“转变观念,筑牢基础,树好导向,提升质量,防范风险”二十字工作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不断将队伍建设与党史学习教育、巡视整改工作嵌入式融合。一年来,该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紧扣关键领域,打造亮点项目,释放改革红利,乘创新潮涌之势,再扬发展新帆,相关工作先后得到国家税务总局领导、吉林省委省政府领导表扬性批示46次,中央级媒体公开报道20次,1项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应用。
改革创新 助发展快马加鞭
体制机制的变革是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吉林省税务局按照税务总局部署安排,采取工作任务清单化、工作措施机制化、工作进度图表化、工作痕迹手册化和工作资料模板化的“五化”工作法,推动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落实落地,为服务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和省长韩俊均作出表扬性批示,常务副省长吴靖平对该项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聚焦精确执法,扎牢税收防护栏。吉林省税务部门组建法律专家会诊小分队,研发《2021年税费优惠新政》电子书,成为科学指导基层依法行政工作、深入基层解决执法难题的有效途径。
电子书录入8项涉税检查事项、1万余名执法干部信息,可视、可查、可控的吉林省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执法前电子备案,执法时电子亮证、电子亮单,执法中全程电子摄录,既是规范行为、提升执法质量的约束机制,更是避免纠纷、记录干部执法行为的保护措施。
——聚焦精细服务,打通数据高速路。“借助‘税企直连’,申报时长由人均5小时,缩短至一人一键申报5分钟,税收创新的每一步发展,都在不断刷新着我们的办税体验。”吉林省电力公司资金集约管控中心会计信息处副处长陈雪莹由衷感叹道。目前“税企直连”已稳定运行17个月,首批接入包括国家电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内的96家成员企业,智慧税务让他们率先感受到了的科技感与便利感。
“税企直连”在为吉林省大企业提供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非接触式”办税服务新渠道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大企业涉税风险全流程“内嵌式”管理,这正是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征管与服务方式重塑的生动实践。该项目得到了吴靖平的表扬批示,省委宣传部统筹全省各大媒体对该项工作进行宣传和推介。
建立社保非税征收信息交互子系统,改变原有介质交换的征缴方式。吉林省税务局因地制宜提出了“协作共享、顶层设计、逐渐完善、安全保密”的信息交互平台建设思路,与社保、医保和水利等部门数据共享,实现一局式、一户式、一人式和一单式税收信息查询。该系统上线以来,全省通过信息交互系统完成申报征收信息2.6万余笔。
——聚焦精准监管,打好规范组合拳。吉林省税务局建立汽车制造业转让定价模型,规范支柱行业税收监管。针对吉林省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该局组建专业团队,并从汽车产业结构、交易类型等角度全面总结我国汽车制造业风险点,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聚焦精诚共治,下好服务一盘棋。吉林省税务局构建的市场主体活跃指数(EAI)数据分析模型,是吉林税务聚焦精诚共治,改革创新日益深化的又一个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该局为更好地服务地方振兴发展,大力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厅、统计局等部门合作,利用跨部门数据探索,构建市场主体活跃度指数分析模型,实现对全省市场主体发展状况及趋势的规范化、常态化监测分析,为各级领导提供及时有益的决策参考,推动税收经济分析工作取得新突破。
吉林省税务局与省生态环境厅合作,打造“税务推送、环保筛查、实时推回”联合识别的户籍管理新方式,深化拓展纳税人户籍识别系统;与省发改委、省电力公司建立联合分析机制,开发并利用“税电指数”开展经济景气度监测预警分析,得到省长韩俊肯定性批示;与吉林财经大学签署政校合作协议,积极推动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长效合作机制,并以新建成的吉林省税务文化馆为纽带,开展交流共建活动……
党建创新 助服务体验更优
创新助力,不断精减的办税负担,更具特色的服务载体,更多的吉林速度与吉林方式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扎实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全面打通税收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办实事,解难题。吉林省税务局围绕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信息联通等方式,搭建税企连心桥,打通党群连心路,为联建企业提供“非接触式”办税,打造纳税服务“快车道”。截至目前,秉承“小事不小”“凡事做好”的原则,全省各级税务部门以党支部为单位,围绕服务纳税人缴费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基层等方面,谋划万件实事,已落地9000余件,形成解难题、办实事的规模效应,切实推动“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落实落细。
该局开展“惠农通”行动,打造“足不出户,出户到村部”的缴费新格局,与省社保局、医保局密切联动,针对“多头跑、反复问”,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社保费征收经办业务“一厅联办”,受到广大缴费人交口称赞。
该局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构建不动产登记与纳税业务联办体系,开发“一窗办事”系统,打通信息传递通道,存量房交易平均办税时间由原来的半小时缩减至10分钟内,土地交易首次实现了网上办理。
——智能化,信息化。吉林省税务局积极谋求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广泛对接、深度融合,推动更多吉林税务惠民利企服务举措相继落地。
从线下排队等到网上即时办,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214 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以“1+N+M税e办”纳税服务中心为代表的云端操作正逐渐成为吉林人办税的首选方式。
“你好,我想办理完税证明。”“1+N+M税e办”纳税服务中心视频接通后,税务干部乔荷心通过视频连线收到纳税人的申请,与纳税人共享手机界面,引导纳税人在“税e办”中上传实名人员身份证照片和企业的营业执照。乔荷心接收到纳税人资料后,核实信息,开具了完税证,通过外网高拍仪反馈,供纳税人下载,整个流程仅用5分钟。
据了解,“1+N+M税e办”纳税服务中心有214项“非接触式”业务实现共享办功能,183项依申请业务可视频帮办。纳税人在电子税务局或其他系统中操作发生问题的时候,拨通视频,共享纳税人屏幕,就能得到税务部门手把手的指导帮助。
——更精准,更高效。在长春,逐年升温的会展经济正成为城市释放活力的表现之一。吉林省税务局以新思路聚焦新战略、新项目瞄准新领域,将精准服务与创新结合,助力会展经济赋能城市发展。
第十八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吉林省税务部门创新项目“车·房e税通”工作平台成为很多购车人士必备软件。
“只要扫一扫二维码,通过手机登录‘车·房e税通’进行测算,需要缴纳的税额就会自动生成,方便大家选车时参考。”在汽博会办税服务台工作的税务人员都瑞雪介绍道。通过“车·房e税通”,市民不仅可以自主计算应纳税额,做到购车心中有数,还可以享受咨询、查询、预约等多种网上服务。
“平台解决了城区纳税人缴费人办理车辆购置税、房屋交易所涉税费过程中出现的业务不熟悉、政策理解不到位和利益诉求多等问题,有效节省办税时间,进一步提升服务品牌和社会效应。”长春市税务局第二分局局长王文超说。
第十三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吉林省税务部门为“一带一路”企业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无缝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团队化、项目化的综合服务,创立专业、专心、专家、专员、专用的移动服务平台,税收以更加精准、高效、便利、新颖的服务方式让人们眼前一亮。
服务会展经济、服务“一带一路”、服务汽车制造业……吉林省税务部门正以更便捷高效的精细服务,为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添柴加薪”,助力推开城市“触摸世界的窗口”。
管理创新 助队伍活力更足
吉林省税务局积极推进“带好队伍”制度体系建设,将队伍建设与党史学习教育、巡视整改等工作嵌入式融合、总结做法经验,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改变队伍面貌,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和高素质干部队伍。
——理念创新,丰富载体,淬炼“红色”铁军。吉林省税务局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深度融合,同步发力,“党旗红”+“税务蓝”理念深入人心。
该局开展“奋斗百年路、永远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和兼职教师送服务进社区活动,利用省内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革命遗址、革命博物馆等329次,开展“我和孩子学党史”等系列活动170余次,参与人数达到1.3万人。
同时,该局开展“扬旗亮徽”专项行动,围绕“亮身份、优服务、学条例、强意识”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示范岗,组织党员干部进企业。全省税务系统各级党支部累计与企业、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和主题党日活动1000余次,组建党员先锋队139支,设立党员示范岗676个,组织党员干部进企业7000余人次,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参加志愿服务7000余次。
榜样是一个时代的最佳标志,是税务精神的最好诠释。该局坚持典型引路示范作用,组织全省税务系统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先进典型和青年干部开展“百人星火微宣讲”,搭建起常态化、共享化、全覆盖的专题宣讲平台,在全省掀起了一轮“感召风暴”。目前,该专题已播放100期,参与人数近4000人次。
——手段创新,精准画像,助力人才成长。吉林省税务局积极探索建立可视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体系、科学化过程管理知事识人体系、清单化闭环管理巡察体系和系统化市县纪检监察改革体系。该局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力量支撑,为高质量推动税收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吉林省税务局依托数字人事系统,坚持从小处入手,逐一为全体干部制作半年考核报告。报告中列明指标权重,区分人员类别,细化考核项目,全面梳理展示干部个人的各项工作成绩,分析优势和不足,提供发展建议。目前,全省税务系统共编制个人绩效指标37.0万条,干部编制指标引用指标库合计2.5万条,为全省税务干部“精准画像”。
人才是税收事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吉林省税务局采取“一人一册”规范建档、“半年一次”及时更新、“一动一议”联合会诊的方式,将干部政治表现实体化、指标化,并应用到选人用人实际标准中。
——方法创新,强化纪律,坚守责任使命。新常态下纪律建设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该局坚持挺纪在前,首先让税务干部明白纪律规矩,“红线”“红灯”在哪里。
“三个清单、三张表格、三项机制”有力解决了政治巡察定位不精准、巡察发现问题表面化和巡察整改落实不扎实等难点问题,全面提升了巡察工作质效。
吉林省税务局将纪检监察改革试点与夯实基础紧密结合,加强对下监督指导,形成具有较强业务指导性、实践操作性的制度体系。
该局积极开展纪检全员“岗位大练兵”,通过跟班学习、跟案锻炼、轮查轮训等方式,先后培养锻炼纪检干部164人次。
一年来,吉林省税务局将笃行实干和勇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打出品牌,亮出特色,创新赋能的各项制度体系建设为税收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厚植创新沃土,加码创新动力。不久前,吉林省税务局党委(扩大)会议上,研究推动11个创新项目持续升级,多个创新项目意向申报……更多的税收创新驱动效应即将为这片黑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改变与希望。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