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税务系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经立下赫赫军功,但脱下戎装后,他们依然能够发扬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无论是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减税降费,还是在脱贫攻坚中,都能看到他们矫健的步伐、魁梧的身姿,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续写着不平凡的税收业绩。
机构改革中的“排头兵”
黄俊辉转业后被安排到四平市铁东区税务局,现担任人事教育股副股长,被同事称为“老黄”。从军21年间,他曾获三等功3次、二等功2次,被军区评为优秀政治教员。
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期间,“老黄”带领同事加班加点,完成了档案的审核、录入、整理、装订改型工作。对散件材料进行了收集、整理、登记,确保无一丢失。在改革的紧要关头,“老黄”与其他市州税务系统4名军转干部联合发出了积极投身改革的倡议。
王海阔原来在机关服务中心工作,机构改革期间,他被调到人事教育科。作为人事工作“门外汉”,王海阔将“不抛弃,不放弃”作为人生信条,从编制职数、非领导职务等每一个专有名词学起,虚心求教苦心钻研,圆满完成了机构改革期间的各项人事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减税降费中的“指战员”
延吉市税务局副局长王兆龙于2000年8月转业,面对业务方面的一片空白,他以军人那种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努力学习税收法律和会计知识,终于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全国稽查人才库的行家里手,先后获得了“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税务工作者”等称号,并当选延吉市第十三届、十四届党代表。
减税降费期间,王兆龙带领减税办人员主动上门走访153户纳税人,进行一对一的培训辅导;组织辖区内财务人员、工商联代表,召开6场座谈会及2场专题宣讲,全面宣传减税降费新政,及时答疑解惑。纳税人表示,只要遇到税务问题,王局长都能第一时间帮助解决。
长春经济开发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主任科员刘金成是一位奋战在税务一线的军转干部,自2011年转业以来,7年间他获得过大大小小10余个奖项。2019年4月,有位纳税人得知自己有4笔“两费”符合政策,需要退费,可是因堵车来晚的纳税人又要急于赶飞机出国,刘金成选择了延时为他办理,打印税票、填写审批表、录入系统,等办完已是晚上8点多了。几日后,刘金成接到了纳税人打来的电话:“退税款收到了,国家的减税降费太给力了,不仅让我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更让我体会到了优质的服务。”
脱贫攻坚中的“司务长”
长春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国玉自转业以来,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并多次荣获嘉奖。2016年1月~2018年4月,李国玉作为原长春市国税局干部,驻榆树市秀水镇周家村扶贫任第一书记,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面对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村民体弱多病等现实问题,李国玉因地施策,在建设马铃薯粉条加工项目,发展产业脱贫的同时,坚持科技创新,建设了肉牛养殖项目,采用了秸秆回收再利用技术。在李国玉的带领下,2017年末,周家村24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村里还修建了文化广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王金波现在是靖宇县税务局副局长,也是组织选派的靖宇县三道湖镇继红村第一书记。继红村村民张某夫妇因欠缴社保费而没有养老金,是村里的老上访户。王金波直接将他们变成自己的包保贫困户,联系协调相关部门,为张某夫妇补发了2018年的养老金2470多元,从此张某夫妇不再上访。2019年4月,王金波带领55户村民参与种植油葵、菊花等作物,得到补助资金454560元,不仅增加了村民土地流转收入,同时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打印本页 正文下载 |